close

6.jpg  

Dear all
下星期就是讀書會五月的定期聚會
不知大家書看完了嗎?
這次的活動地點應該會在冠至的新家舉辦(聽說很漂亮喔^^)
當天活動的內容
除了討論事物的核心
也會挑一片和這本書相關的電影來看
另外Daniel前兩個星期去了世博一趟
我想請他和大家分享去世博的照片和紀錄
所以這次讀書會的活動內容還蠻豐富的呀^^
當天希望大家可以帶一些點心或飲料去參加
這樣冠至就不用再麻煩準備了
至於交通和時間再請冠至公布了
大家開始報名吧

2010年5月份討論書目預告
書目:事物的核心
作者:格雷安.葛林/著
譯者:傅惟慈
出版社:臉譜
導讀人:冠至
時間:5/30 星期日
地點:冠至新家

地點是在捷運大坪林站(新店線)附近

如果都從午後開始方便嗎?譬如:
電影時間:1300
讀書會時間:1530
(如果不便就改成早上10點電影;下午2點讀書會之類的)

以下電影票選:
A.沉靜的美國人(再借借看)
B.何處是我家(我有)
c.現代啟示錄(淑菁借得到)
D.疑雲殺機(我有)
請大家依喜好排序一下,週五前統計囉 

標  題:得意的笑Re:The Heart of the Matter is the HEART
發  表 人:y7h(y7hong)
發表時間:2010/06/03 22:16:5

 

 

在最近這麼艱難的情況下終於看完書了
我也可以不必再心虛地看這些討論串了 :P


看完的有部分想法是──我果然非常嚴苛,
因為我覺得斯高比的悲劇他自己還是得負最大責任,
(他其實是一步步都知道的啊,)
並且因為有看似「正直、負責」的外衣,
所以更顯得可惡,也許無奈是有,但不值給予過多的同情。

而且我覺得就愛人而言,
露易絲明顯遠勝過斯高比,
因為斯高比不只一次(前面一百多頁出現較頻繁)因露易絲的洞察能力而暗暗吃驚,
在和斯高比相處時的露易絲縱使煩人卻至少真心誠意,
她知道斯高比的真正樣貌──他誰都不愛;
但和露易絲相處時的斯高比卻絕少真誠,
他雖致力扮演著他覺得最好的樣貌,
但所謂「責任」難道不應該從了解自己的需求和侷限生發的嗎?

看完後我竟有種「性格越是正直、完美不容錯誤的人,越有可能一旦犯錯就越往不得翻身的深淵裡去」的感覺。

搞威一下~~

注意到書裡多次出現琴酒,
不知道作者有沒有什麼用意。
去維基百科查了一下:
不過還是看不出來有啥特別意涵:

「很多人都以為琴酒是英國人發明的,其實琴酒實源自荷蘭,如同許多現代烈酒的祖先一樣,它最早的用途是藥,而不是一種隨性的飲品。早在16世紀以前,這種酒就已少量的被製造作為藥物使用(其主要成分杜松子在傳統上就一直被當作利尿、解熱與治療痛風的藥材來使用),因此經常被認為是琴酒發明者的16世紀荷蘭病理學家法蘭西斯·西爾維烏斯博士(Dr. Franciscus Sylvius,又名Franz de la Boë),實際上可能只是第一個白紙黑字寫下琴酒製造配方的人。在荷蘭萊登大學(Leiden)任教、身為當時人體循環系統與組織學權威的西爾維烏斯博士是為了製造做為藥物使用而發明琴酒的配方,但實際上真正讓琴酒商業化成為一種飲品的,卻另有其人......」

標  題:得意的笑Re:The Heart of the Matter is the HEART
發  表 人:Daniel(ur3388)
發表時間:2010/06/06 01:12:1

 

我的想法是
如果是從一個大結構來看最的癥結在於戰爭在於宗教
在此之下人性受扭曲
(註:我認為宗教教條不應過份強調而枉顧人性)

斯高比是個悲劇人物....性格決定命運
我的看法比較不一樣....從書中描述我認為他是個正直且真誠的人
而且他真的想去用他的方法去負責,就像露易絲用她的方法去愛斯高比
真的無需給他戴個道德原罪的大帽 

就如前段Anita所說的...心(價值觀)造成了這一切
進一步來說...是什麼讓斯高比形成了這種心(價值觀)呢?
是時代的因素嗎?

歷史推回那個可能的時間點
我無意去褒或去貶宗教,就單從事件本身來論
我相信宗教其實佔了個不小的因素 (也可從Graham Greene生年推敲)
標  題:得意的笑Re:The Heart of the Matter is the HEART
發  表 人:y7h(y7hong)
發表時間:2010/06/06 19:27:1

 

 
我仍然萬分同意:性格決定命運。

但若把斯高比的性格養成、塑造,
大部分歸因於宗教又太不負責任了。
(這正是我覺得他還是有可惡之處,總以正直的外衣掩飾對自己無法負責)
比如,同樣那麼多投身於宗教、追隨上帝的信徒,
都會是這樣處理這種事的嗎?

而且就在斯高比一步步將要犯下最大罪孽──他所信奉熱愛的宗教所禁制──自殺時,
一步步,他的上帝不只一次出現和他對話、勸阻他的意志,
也許他真是夠虔誠的教徒就會收手?
雖不得而知,但總不免這樣猜測。

這麼說好了,我想我對普遍人性雖看來大致是悲觀的,
但又隱藏著不願就此妥協的樂觀部份,
相信「人的命運自己決定」,
大概就是我對無可避免的悲觀人性所能提出的抗衡,
這樣,人就有機會在大環境箝制下突破,
創造多一點點可能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悄悄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